昨天加湿器突然罢工了,一插电就嗡嗡响不出雾,急得我赶紧翻出说明书。结果保修期刚过两个月,真是卡得准准的。想着送修前先摸摸行情价,结果一上网查差点晕过去——有人报价80元修主板,有人张口就要三百块!这价差比我们小区菜市场的土豆差价还离谱。
干脆把购物平台的订单记录翻出来,蹲在电脑前折腾半小时,终于在商品详情页最底下找到个指甲盖大小的"维修收费标准"链接。点开是张糊成马赛克的图片,放大后眯着眼睛才看清字。重点来了:
顺手截图保存,心里总算有点底了。但转念一想,这表是两年前的,现在会不会涨价?
照着购物平台找了七八家维修店,统一说"加湿器不出雾了"。第一家客服秒回:"亲需要上门检测费50元",第二家更狠:"基础维修298包干"。问到第三家时灵机一动,直接甩出截图问:"按这标准收费行不?"对面愣了三分钟才回复:"人工费要另加150"。好家伙,原来在这等着!
杀到品牌售后点,老师傅边拆机器边唠嗑:"超声波片最容易坏,自己淘宝买片十块钱,但你们不会换。"他指着配件柜上的价目单——跟我找到的表格一模一样,只是右下角印着"2024年1月更新"。当下掏出手机咔嚓拍了证据照。
回家就把这张模糊的表格和售后点照片拼在一起,用红色大箭头标出核心陷阱:
顺手在图片底部加了三行警示:超过180块扭头就走! 不上门检测就谈价的都是骗子! 换完零件要旧件带走! 发到朋友圈十分钟,邻居王大妈私信我:"刚被坑了二百,你咋不早发!"
实践下来最深的感触:查维修价就得跟买菜似的,先摸清批发价再砍零售价。那张随手做的对比图存手机里,现在走到哪家维修店都敢直接亮图砍价了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