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伙儿唠唠买家用内窥镜这事儿,纯粹是自己家里修水管闹的。上回洗手盆底下漏水,摸黑掏了半天,灰头土脸不说,愣是没找着漏点在哪。气得我一拍大腿——这玩意儿必须有!于是花了一礼拜,研究加实测,整得明明白白。
一、先让钱包疼一下
一开始瞅网上那些参数,直接给我干懵了。“分辨率1080P”、“F值”、“防水等级IP67”……这都啥跟咱又不是搞摄影的!反正我就记住三点:看得清、够结实、别太贵。直接开车奔了趟五金城,跟老板比划半天“就要能塞管子、能拐弯、屏幕大点的!”,结果人家甩给我仨长得差不多的铁盒子,全是一个妈生的塑料感。

二、回家暴力实测走起
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折腾。先把我家厨房下水管当战场,水槽底下黢黑,还一股馊味儿。
第一款:老张推荐的“工业小钢炮”
- 好家伙,这线硬的跟钢筋似的!塞管子费老大劲,怼得我虎口发麻。好不容易捅进去,屏幕倒是亮,可黑咕隆咚的地方全是雪花点,跟看90年代黑白电视似的。最绝的是那根线,拽出来一看,接头缝里渗水珠了!吓得我赶紧拔电源——这玩意儿沾水就歇菜,修个漏水先把自己电着可还行?直接淘汰。

第二款:客服吹上天的“高清防水王”
- 这根线软乎多了,捏着跟粗面条一样,转弯挺溜。摄像头怼到我家水管拐角裂缝那儿,连锈渣子都看清了,像手机拍照。正美,突然卡在半道死活不动——探头太粗,卡在T型接口那儿进退两难!猛一使劲,“咔嚓”!好么,探头歪了。关键客服还嘴硬:“亲,这个设计就是不能硬掰”……掰你个锤子!伺候不起。
第三款:角落吃灰的便宜货

- 本来没指望,看它细得跟吸管似的,寻思死马当活马医。结果一塞进去,惊了!屏幕虽然比手机小一圈,但暗处自动补光,水管壁的水渍、霉斑清清楚楚。线软趴趴的却贼扛造,我在里头乱搅和它也没罢工。最关键是真防水——我故意把它按在水盆里十分钟,捞出来擦擦接着用,屁事没有!这玩意儿才一百多块,还要啥自行车?
三、血泪经验总结
折腾完这仨,算是悟了:
- 线必须软!必须细! 硬邦邦的就是个搅屎棍,细管子插都插不进。

- 防水不是吹的,是真得泡水试 嘴上说IP67,转头漏水变炸弹,这谁遭得住?
- 探头越小越灵活 家里管道弯弯绕绕,粗头的撞墙没商量。
- 补光比像素实在 黑漆麻乌的地方,再高清也白瞎,有灯才是王道。
剩手里这根“吸管”反而最靠谱,省下大几百不说,昨儿还用它给邻居看清了墙里电线走向。要是你也想搞个家用内窥镜防身,就记着——别看花里胡哨,皮实耐造才是硬道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