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折腾汽车内窥镜可把我累够呛,必须跟大伙唠唠这个坑货市场到底咋回事。本来想整个视频教程教大家选内窥镜,结果自己先掉沟里爬了半天!
揣着手机就奔汽配城了,想着现场看实物总靠谱?进店直接让老板拿最火的款。好家伙,那个销售员吹得天花乱坠,说什么6.5mm镜头360度旋转、自带20米防水。结果插上手机一试,画面糊得像没擦的老花镜!老板还嘴硬说是我手机摄像头有问题,气得我当场掏两台手机对比,他才闭嘴。
学乖了回家查三天资料,专挑参数高的下单。看到某款标着“百万像素”“钨钢丝软管”直接拍下。等快递那几天美滋滋想着拍大片,到手直接懵圈——这玩意儿比挂面还软!镜头塞进排气管,没扭两下就耷拉成问号形状,拍出来的气门杆跟麻花似的。最绝的是那根所谓的“防爆线”,我就轻轻一拽就露铜丝了!
直接开修车厂亲戚的报废车做实验。三台不同价位的设备怼进发动机,结果让我惊掉下巴:最便宜那台在油腻里反而最清楚,贵的反光严重像照妖镜!原来人家镜头带疏油涂层,这就跟手机贴防指纹膜一个道理。有个奇葩镜头在缸壁刮出刺耳声,拆开发现金属头边缘跟刀片似的,幸亏没在客户车上用!
最气人的来了!拍三元催化的时候,吹得最牛的某大牌镜头卡在弯道里拔不出来。三个人轮流拽线拽得满脸通红,镜头还在里面跳迪斯科!硬拆排气才救出来。转头试拼多多买的杂牌货,人家镜头尾巴带反向螺纹,卡死时反拧三圈就轻松脱困——这设计成本就多两毛钱!
现在用的这套是二手市场淘的老款,人家工程师老实告诉我:“新款为了降成本把灯珠从6颗减到3颗,线径偷偷加粗0.3mm”。怪不得查了半天参数还不如五年前的货!视频教程里那些翻车画面都是真金白银买的教训,晚上剪片时看着素材都肉疼...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