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先说说为啥突然折腾起防水内窥镜工具来了。这事儿还得追溯到上个月,我家地下室的下水道堵了,那地方湿漉漉的,水都淹到脚踝了。我拿着普通的内窥镜往管子里一捅,结果镜头一进水就花了,啥也看不清,白白浪费了大半天功夫。当时我就想,再不搞个靠谱的防水工具,这修水管的事儿搞不定还得烧钱请人,那可太不划算了。
第二天我就蹲电脑前,一通乱搜,关键词敲的是“防水内窥镜维修工具”。结果蹦出来一堆商品,啥价格都有,二三十块的便宜货,七八百块的高档货,看着眼花缭乱。我手痒想省点钱,就点开几个便宜链接看看评价。哟,不少评论说漏水,有个老哥发截图,工具用了一次镜头就冒泡,镜头里头全是水雾,修车修到一半还得跑去烘干,这不添堵嘛我一琢磨,买便宜的这不妥妥踩坑吗?浪费时间不说,工具烧坏还得重买,那几十块不是喂狗了。
我就改变策略,开始研究防水怎么验证。跑去论坛里问问修水电的兄弟,几个老江湖告诉我,防水不是光看广告吹的,得自己动手试。方法简单粗暴:找个水盆模拟现场,先把工具插水里泡个十分钟,再拿出来看看有没有进水。我跟着学,拿家里的旧内窥镜来练手,结果发现镜头塑料壳子裂开缝隙,水珠子渗进去屏幕花屏,这工具果然不中用。
光琢磨不行,我得干点实际的。立马下单三种工具:第一种是网上吹爆的品牌货,卖三四百块;第二种是便宜地摊款,才五十;第三种是我看评论顺眼的,价格在中间位两百出头。收到快递后,我撸起袖子就去试验。
先是模拟地下室水淹环境:找了个大水桶灌满水,工具插进去开始泡。等了十分钟拿出来,屏幕开机看画面:
测试完我累得够呛,但总算摸清门道了。防水不是光看塑料壳子硬不硬,得看整体设计:镜头接口得卡紧,电线得防泼溅,接头位置不能有缝隙。我当时一拍脑袋,想起上次弄坏的教训,工具结构差一丢点,水一泡就完蛋,这不是浪费钱吗?
折腾来折腾去,我选了那个中间价位的,为啥?它家标明防水等级,还有用户回应用得久。买回家第一次实操,地下室水管堵点一照就看见,画面高清不糊,修完排水顺畅多了。工具花了200块不到,但用到现在两三个月都没问题,比起当初如果瞎买便宜货反复换,这不省了大几百吗?最主要是心不累,干活利索了。
选防水内窥镜工具别贪小便宜,重点是自己动手测试防水性,泡个水就知道坑在哪了。省了那点钱踩坑更费劲,挑个中间好点的,修活省事儿还长远划算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