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得从上礼拜三说起,当时正想给老婆弄个奶昔讨个欢心,结果好好先森那料理机刚打一分钟,突然就哑火了,面板灯全灭,跟断电了似的。我第一反应是插座松了?捅咕几下插头,没反应。又换了墙上的另一个插座,好家伙,还是不亮。气得我差点儿骂娘,才用半年!
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,我想着以前看说明书好像提到过啥紧急重启?找出来翻了半天,还真有。先把电源线彻底拔了,别小看这步,确保机器一点电都没有。等了有十分钟,心里那个着急,烟都抽了两根。
再插回去,心一横按了启动键——面板灯居然闪了一下,转盘又能拧了!试了下低速搅拌,嗯…嗡嗡声出来了!这莫名其妙死机的鬼问题,断电大法还真解决了!后来才知道是内部电路板偶尔抽风,断电相当于强制重启。
奶昔刚倒进杯子里,发现杯壁上全是渣!这不是搅奶昔,是吃纤维颗粒?打得不够细!我寻思着是不是东西放少了?说明书上说最少食材有要求,可我明明达标了。又把水果丁切得更小块,还补了点水,结果还是不行,破壁声听着嗡嗡响,就是打不出丝滑感。
拆开机头盖(得用点巧劲),拿出刀片组仔细瞅。好家伙,刀片底部、背面那几个犄角旮旯里,全是黏糊糊的陈年老垢,特别是刀片背面和轴连接那块儿,简直糊了层硬壳!
折腾半小时,刀片锃亮,再装回去打奶昔——世界都安静了,那质感,跟店里卖的似的!以后得记住,光洗杯子没用,刀片背面是藏污纳垢的重灾区!
想煮个豆浆,严格按照比例,结果糊了!锅底一层黑乎乎的焦炭,那个味儿…熏得满屋子都是。开盖一看,黏在底部加热盘和锅壁连接那圈银色金属上,密封圈都染黑了。鬼知道为啥就粘那儿烧糊了?
我琢磨半天,问题可能出在水不够或者温度过高?检查了下密封圈,那圈黑胶玩意,边缘有点硬化发白,感觉像晒裂的橡皮条。试着换了杯体的量,水和豆子配比没错。后来灵光一闪,是不是密封圈密封性差了,导致温度感应失准?
立马找出备用的那个密封圈(幸亏买机器时送了一个),动手换上。先把旧圈抠下来,凹槽位置拿毛巾擦干净,不留一点渣滓。新圈对准,压平压实。再煮豆浆,全程盯着,心提到嗓子眼。 全程没冒那股熟悉的焦糊味儿!清洗时干干净净,就是正常煮过的颜色。这个密封圈老化,绝对是糊锅底的隐形杀手!
想调个功能模式,按“豆浆”键,得使吃奶的劲儿猛戳,十次能感应到三次就不错了。清洁?果汁?其他键偶尔也犯病,整个操作面板跟瘫痪了一样。绝对不是手湿!
这问题比较麻烦,可能是内部进水气或者按键导电橡胶老化了。我没敢瞎拆电路部分。先试了官方说的办法:断电,然后长按所有按键各10秒,说是能“复位”。操作时那真是一个一个按过去,手指头都按酸了。
然后重点来!拿超市买的那种99%医用酒精(浓度高点),用棉签蘸了,挤掉多余的液体,就让它微微湿润。对着每个按键的缝隙、边缘,轻轻涂抹擦拭,特别是失灵那几颗。擦完自然晾干,啥吹风机都不用。第二天再试,按压手感都变清脆了,基本一点就灵!估计是平时汁水、油污渗进去导致接触不良,酒精挥发干净就能解决。
每次做完东西,那股塑料混合着上次食材的味儿,熏得我脑壳疼。光靠清水洗洁精洗几遍,根本压不住。杯盖密封圈、盖子上的排气孔,全是味儿源!
我的土办法是:切俩柠檬丢进去,加满水,再加一大勺苏打粉。盖好盖子,选“蒸煮”或者“加热”模式,直接烧开,让它咕嘟十来分钟。高温水蒸气一蒸,整个机器从里到外都在消毒。
等水凉透了,把杯体、盖子、刀头、密封圈全部拆下来,在洗洁精温水里再狠狠搓一遍。重点刷洗杯盖上的硅胶塞、盖子内部的缝隙。这么一折腾,打开盖子闻闻,塑料味没了,只剩下一点点柠檬的清香。
总结这五个故障,核心就是几点:断电、拆洗死角、换密封圈、酒精擦按键、柠檬煮杀菌。基本自己在家都能整,不用找客服来回寄,省下的功夫又能做顿饭了!等会儿就用这机器,打个鸡蛋液做韭菜盒子去… 儿子已经围着操作台转圈等投喂了!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